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0571-88965880

打印腾智解读
“探探暗恋你”的罪与罚
发布:2016年12月01日  浏览:1661次

【麻策】浙江腾智律师事务所互联网及知识产权部副主任,浙江大学法律硕士,擅长互联网电商、商业地产法律事务及争议解决(诉讼仲裁)。



  最近,收到一条短信,相信很多网友也有收到。说“【探探应用】,XXX(我的真名),你有一个通讯录好友在[探探]上将你设置为'暗恋对象'。由于您尚未注册探探,特以短信通知。……



  竟然有这等好事!差点就下载装了!不过作为律师,职业病又犯了……心里默想,真是一款无知的软件。探探怎么就知道我的姓名和手机号了,又怎么给我发消息了?

 

  据了解,探探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工具,20147月上线。使用者可以在探探上通过左右滑动认识附近的人,向左滑代表再见,向右滑代表喜欢。使用者只能看到有多少人喜欢自己,看不到具体是谁喜欢自己;如果你喜欢的人恰好也喜欢你,双方即配对成功可以开启聊天模式。探探官网显示:我们贴心为你保护隐私。使用探探时可以选择对联系人隐身,这样就不用担心和通讯录中的好友尴尬碰面。

 

 

  1、很多应用软件在安装时,都会提示允许不允许获取用户通讯录,应用软件在获取用户通讯录时,应注意些什么或者履行什么义务?

  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故应用软件在获取用户通讯录前,必须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否则即属非法收集用户信息。

 

  2、通过授权用户的通讯录得到未注册者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未注册者收到短信,是否合理?有无相关规定?

  移动应用软件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如果应用软件读取了用户的通讯录,且未告知用户读取通讯录的用途方式,甚至直接利用通讯录发送商业信息,属于明显的不正当和不必要的行为,其此举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3、怎么看待探探的“匿名暗恋表白”的功能?未注册者在收到这条短信时,是否有什么事后的补救措施,或者平台应尽到什么事先的提示义务?

  探探这款软件发出的短信表面上来看是一个“信息告知”,但实质上是利用用户的猎奇心理引导用户安装使用其产品,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广告行为,在没有经过接收者同意就直接发送的情况下,显然是有违法嫌疑的,作为用户,可以向12321等举报平台举报。

 

 

  4、此前也有“脉脉”、“生日管家”等社交软件通过用户授权或者从其他社交应用上获取用户教育背景、生日等信息。例如,脉脉在2014年8月,与新浪微博因用户信息问题产生了合作纠纷,新浪微博指责脉脉存在恶意抓取行为,获得并使用了未经微博用户授权的档案数据;生日管家软件所发送的提醒短信内容是“有人悄悄在生日管家记录了您的生日,点击查看http://http://shengri.cn/c?11685606”。从行业来看,在开展类似业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结合刚出台的网络安全法,关于个人信息安全这块,这种行为是否可以得到改善?

  对于用户信息保护而言,我国一直秉承合法、正当和必要性三原则,新通过的《网络安全法》亦不例外。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逐步形成了一端免费和另一端收费的双边市场,所谓得用户者得天下,所以各大互联网公司为了获得大量的用户资源而经常游走用户信息攫取的灰色地带。在立法和执法皆日益严格的现在,移动应用软件公司应当逐步重视用户信息安全,在收集前获得用户明确同意,并审慎考虑自己的商业模式下是否已超出了收集相关信息的必要性,最后,在收集信息后加以严格利用,防止信息泄露。


 

以上内容为《法治周末》2016年11月16日采访内容
“探探APP匿名暗恋表白引争议 未经同意发短信或涉侵权”

分享: